意思是指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
近义词:彬彬有礼、以礼待人
反义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出处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
译文: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这是圣人所教导的:骄傲自满,无理于人前,这是先代的哲人所鄙弃的。”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贤能为之用。他改革齐政,使国富兵强。这些就是他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原因。
当时齐国有一个贤士叫稷(jì),颇有才能。齐桓公想见一见这个叫稷的贤士。但是每次召见稷时,稷总是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
齐桓公却不以为然,并且非常有耐心的说:“我们不能这样认为,一般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会轻视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霸主也就会轻视贤士。纵有贤土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霸主呢?”这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
一年,齐国和莒国关系闹僵,莒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齐桓公决定要给莒国一点颜色瞧瞧。于是召集管仲,与管仲在商讨要征伐莒国的事,还没行动,已在外面传开。
桓公气愤地对管仲说:“我与仲父闭门谋划伐莒,没有行动就传闻于外,这是什么原因?”
管仲曰:“宫中必有圣人。”桓公寻思了一下,说:“是的,白天雇来干事的人中,有一个拿拓杵春米,眼睛向上看的,一定是他吧?”
那人叫东郭邮,等他来到齐桓公跟前,桓公把他请到上位坐下,询问他说:“你是说出我要伐莒的吗?”
东郭邮果敢地说:“是的,是我。”桓公说:“我密谋欲伐莒,而您却言伐莒,是何原因?”
东郭邮回答:“我听说过,君子善于谋划,而小人善于推测。这是我推测出来的。”
桓公又问:“你是如何推测出的?”东郭邮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表情,悠悠欣喜是庆典的表情,忧郁清冷是服丧的表情,红光满面是打仗的表情。白天我看见君主在台上坐着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是打仗的表示,君王唏吁长出气却没有声,看口型应是言莒国,君主举起手远旨,也是指向着莒国的方向,我私下认为小诸侯国中不服君主的只有莒国,因此,我断定你是在谋划伐莒。”桓公听言欣喜他说:“好!你从细微的表情和动作上断定大事,了不起!我要同你共谋事。”
不久,齐桓公就提拔了东郭邮,委以重任。总上所述,正是齐桓公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才为其霸业蓄备了大量的有用人才。
仁兄礼贤下士,结纳豪杰,名闻寰(huán)海,谁不钦敬!
我今天看见了一位礼贤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绝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