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yīng):胸。意思是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也作“义愤填胸”。
“义愤填膺”强调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激起的愤怒充满胸中;“悲愤填膺”强调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不一定是激于正义;“怒火中烧”、“怒发冲冠”着重形容愤怒的样子或程度。”
近义词:满腔义愤、愤愤不平、悲愤填膺
反义词:卑躬屈膝、麻木不仁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义愤填膺”是“义愤”及“填膺”二语组成。“义愤”源于《后汉书逸民列传序》,《后汉书》中的纪、列传为南朝宋范晔所撰。逸民,指节行超逸,遁世隐居的人,而〈逸民列传〉就是记述东汉的这些隐逸之士,〈逸民列传序〉是作者说明为这些人立传的原由。
汉朝衰微,王莽趁机夺取王位,当时士人内心都充满了义愤,看见传统文化遭到如此破坏,许多人都相继弃官隐居,不再出来为国效力。后来,汉光武帝虽一意招纳隐士,他们都不愿意再出仕。到东汉末年,君王仁德渐衰,小人当道,隐士更是耻于与之同列。所以,他们这种高尚的德行是值得立传的。
“填膺”则源于唐朝高适〈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是边塞诗人高适为朋友前往岭南赴任饯别而作。诗中高适回顾友人之前的怀才不遇,为他感到委屈不平,气愤填满胸中;如今友人有机会为官,不仅为之扬眉吐气,也殷盼他能建功立业;对友人必须到岭南就任,除叮咛在异地应注意事项,也充满了不舍之情。
后来,“义愤”、“气填膺”就被浓缩合用为“义愤填膺”这句成语,指心胸充满了因正义而激发的愤怒。
他时而激动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现在,键盘成了所谓的正义人士表达愤怒的武器,而难以窥见真实身份的网络则成了其“义愤填膺”攻击他人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