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箭在弦上的意思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近义词:矢在弦上、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一触即发
出处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译文: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陈琳谢罪并说道:‘当时箭就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2、箭在弦上的故事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在北方,袁绍的势力强大,佣兵数十万。袁绍四世三公,初平元年(190年),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励精图治,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统一河北地区,交好北方少数民族,势力达到顶点。
北方的另一个军阀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在黄巾起义时,结果大破黄巾军,威望甚高。曹操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头无两,势力发展很快。曹操对袁绍的威胁越来越大,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袁绍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曹操还未壮大时先讨伐曹操。但是出兵也要有个好的理由,于是打算先列取下曹操的罪状。
在袁绍手下,有一位掌管文书工作的大才子名叫陈琳。有一天,袁绍把陈琳找来,让他写一篇声讨曹操的战斗檄(xí)文。于是,陈琳就按照袁绍的意思起草了一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在这篇文章里,陈琳不但历数了曹操本人的各种罪状,连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辱骂了一番。
曹操经常犯头痛病,每次都是头痛欲裂。这天,正犯病时,曹操看到了手下人送来的这篇讨伐自己的檄文。由于文章写得生动精彩,曹操竟然越看越兴奋,连头也不疼了。虽然曹操对陈琳在文章中痛骂自己和自己的祖辈也非常气愤,但是他还是非常欣赏陈琳的才华,并为陈琳服务于袁绍感到惋惜。
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陈琳归顺了曹操。有一天,曹操问陈琳:当初你写檄文声讨我,只骂我一个人就行了,为什么连我的祖宗三代也骂呢?陈琳说:那时我在袁绍手下做事,他命令我写,我就写了。这就好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曹操理解陈琳当时的处境,就没有责罚他,以后也再没有提起这件事。
3、箭在弦上举例
这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