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王尔德
孩子强烈抗议
遇到难题,只有我一个人在“战斗”;还人为地给我挫折体验,剥夺了我的快乐,快乐有错吗?
给爸妈的话
爸妈总是在给孩子制造挫折的路途上,越来越偏激,试想一下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抗压能力提高,还是剥夺快乐?
简·尼尔森博士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了如果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就应该先要让他感觉更遭?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过,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要得到父母认同。
你认为的“挫折”能让孩子越飞越高,
为什么不如预期般进行得顺利
也许你误入了
“伪挫折”教育的大坑!!!
➳过度的知识倾倒
爸妈制定一系列过高的要求,今天制定背诵5篇英语课文的内容,明天默写二十首古诗……繁重的内容,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注意力易涣散。
➳过激的人为挫折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家为何会伤人》里就解释,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额外和附加,否则就会演变成伤害。
打击式教育≠逆商教育
孩子不是我们的复刻品,他拥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快乐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认定目标后,坚持不懈,激发抗挫能力,知道跌倒了该如何爬起来!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该是这个模样!
关于培育挫折能力的“预热”
→先了解4个阶段
NO.1:0~1岁,建立健全的亲子关系,为相互间的信任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NO.2:1~3岁,孩子的心理逐步完善,爸妈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事情,一方面提高动作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生活自理能力。
NO.3:3~5岁,孩子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更需要得到爸妈的鼓励,让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上,切勿给予过多的帮助,造成依赖心理。
NO.4:5~6岁,孩子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未知的事情,喜欢问个究竟。和孩子共同探讨,从书本和实践中找寻答案。
挫折来临,爸妈应和孩子共进退,从中建立不易推倒的抗挫力!
◌拥抱成长型思维
遇到考试失利,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天资不足,怨天尤人;相反,如果掌握了成长型思维,当压力来袭,越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次失利不算什么,他们更在意自己从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而非只在意结果。
Tips:爸妈应该认可他们的付出,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及时反馈。
◌爸妈自身的抗挫性
父母遇事的态度,就是孩子未来对待挫折的态度。你们平心静气地处理问题,是对于挫折的高耐受性表现。比如,家里突然停电了,有的父母会大呼小叫,理性的做法应该是耐心等待,大事化小,在黑暗的空间里,可以跟孩子讲一讲故事,驱散紧张感,调动他们的注意力。
◌允许失败,引导“爬起来”
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允许犯错,试错是反复锻炼的过程,提升自我的应对能力,跌倒了爬起来才是成功的关键!
Tips:要求别制定得太高,未达到预期,挫折感如影随形,加重的心理负担会让孩子害怕困难,选择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