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书应该是透明的,让人一路读进去,气都喘不过来。下面的几本与音乐和音乐人有关的书,就是在这样一个透明的世界,而组成这世界的,是音乐,是记忆,是那一段段已经过去,但还称不上“历史”,只能为“往事”的“音乐记忆”。
1
《地下乡愁蓝调》
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评集。这是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关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纪念册。
1971年,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披头士已经解散;乐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间;上世纪六十年代“伍德斯托克国”那个充满鲜花和大麻味的嬉皮梦被滚石乐队的阿尔塔蒙特惨案彻底粉碎。八十年代,随着罗大佑、苏芮、李宗盛、张艾嘉等人的崭露头角,台湾乐坛的巅峰期已在不远处招手。对于整整“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作者,马世芳把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转换成为或激动、或落寞、或感伤的种种情怀,如今的我们再随其追忆这些情怀,也许只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
每个摇滚迷多少都是寂寞的,即使和几万人一起在轰轰然的乐声中欢呼落泪,也只是把这份寂寞复制成几万份。摇滚之所以意义深远,之所以能像Lou Reed唱的那样,足可以拯救一条年轻的性命,或许就是因为它让我们知道,自己终究不是唯一懂得这份寂寞的人。
2
《只是孩子》
被称为“朋克音乐教母”的美国著名音乐人和诗人帕蒂•史密斯的传记,2010年美国最高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二十世纪纽约最传奇、最美好的爱情。
帕蒂•史密斯会成长为诗人和音乐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会将他高度挑衅的个人风格瞄准摄影艺术。他们单纯而热忱,从科尼岛到第42街,最终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著名的圆桌、安迪•沃霍尔王朝听政的地方。他们的足迹遍及纽约。1969年,这对情侣在切尔西酒店驻扎下来,迅速融入了那个赫赫有名也声名狼藉者的团体――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千奇百怪各色族群。那是一个意识格外敏锐的时代,诗歌、摇滚、美术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孩子般的青年立下了相濡以沫的约定。他们的生活混乱而浪漫,他们献身创作,被共同的梦想所推动,在那段如饥似渴的年月里彼此激励、相互扶持。
《只是孩子》像爱情故事一样开始,如挽歌一般结束。它是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纽约,向它的贫与富、它的牛郎与恶棍的一次致敬。这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两个青年艺术家共同奋斗的写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
3
《滚吧,生活》
滚石乐队吉他手、建队元老基思·理查兹自传。《纽约时报》畅销书榜No. 1;《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No. 1,荣获诺曼梅勒奖“最佳传记”
摇滚界大腕基思•理查兹的自传,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童年、创作、恋情等,重现他由无名小卒到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生。基思•理查兹自小受外祖父加斯耳濡目染爱上音乐;在母亲影响下听摇滚乐;在斯图牵头下创立滚石乐队;为做音乐、为生存而偷酒瓶;遇上心爱的女子;像偷窥狂那样为写歌找灵 感;一连九天不睡觉录歌;在美国巡演,和警察过招;逃离英国;成家;结识圈内各色人士;遭遇亲朋故去;遭到队友米克的背叛……正如他所言:这就是我的摇滚人生。信不信由你,我没有忘记这之中的一丝一毫。谢谢夸奖。
大伙儿说你为什么锲而不舍?我想他们没太明白。我这么做不仅是为了钱,或者为了你们。我这么做是为了我自己。
4
《藏漂》
藏风、藏云、藏俗,藏民、藏漂、藏情,交织成高原蛩音,良久回荡… …
书中有一篇关于老一辈西藏音乐人的故事。
中年学者老穆对按部就班的日子顿生倦意,于是远走西藏,试图在万山丛中寻找生活的充实感。在高原古城,他遇到了一群逃避全球化主流文明压迫的漂泊者,从他们绝无仅有的个性履历看到了主流之外的另类可能,敷衍出一幅世纪末边缘人的生活图卷。作者刻画了破产的画家、失意的诗人、仗义行侠的江湖浪子、幸运得找不着北的音乐家、凯旋的偷渡客等角色,着意于把握世事艰辛中的吉光片羽,在荒原文化生态的审美视角中传达对文明的反思。小说在时空布局上注重实现细节与整体历史的同一,在选材上避免当下边疆风情小说概念化的传奇套路和伪民俗迷恋,致力于从凡人小事发掘本真的人性。书中插图大多源自现场写生。
5
《天堂十字路口》
克莱普顿是诚实的……在这本书中,他甚至是冷酷而睿智的,还带着幸存者式的残酷幽默。
——史蒂芬•金《纽约时代书评》
19次格莱美奖、3次入主摇滚名人堂、布鲁斯大师、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
这么多光环的背后是一颗支离破碎的灵魂,作为私生子的克莱普顿幼年失怙、中年丧子,人生差点全毁于毒品和酒精。他是那个美好而疯狂年代的幸存者,用整个生命诠释了布鲁斯音乐痛苦、忧伤的精神内核,正如他在名作《泪洒天堂》中写出的苍凉:“如果我们在天堂见了面,你能否记起我的名字?”
在我看来,今天的音乐景象跟我成长时期没什么大不同。好音乐与坏音乐的比例依然没变,不过,音乐总会找到它的途径来到我们身旁,音乐一直在我身边,带着上帝的祝福和允诺,它将永远与我相伴。
6
《重要的是音乐》
詹姆斯·罗兹(James Rhodes)38岁未成大名却写了自传,每章前面还用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为自己背书: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拉威尔……他到底是谁?
“现在我知道音乐能治愈人了。我知道它拯救了我的生命,让我生存,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给我希望。”詹姆斯·罗兹6岁时被学校体育老师性侵五年。三十余年过去了,他依然被这一事件纠缠。在这本书中,他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人生里每一个灼热的细节:性侵、借毒品和酒精逃避、自杀、精神病院里的强制治疗;初恋、婚姻、孩子的降临、离异、再次恋爱……
但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是音乐。10岁时,在寄宿中学读书的罗兹听到了巴赫的《恰空》,之后疯狂地自学钢琴。音乐和钢琴陪伴着他,经过了数次重大身体修复手术、艰难的学生时代、低落阴沉的心理状态,还录了唱片、开了演奏会、写了这本书。音乐,是他的救赎;音乐,可以救命。
7
《谁杀了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死了?是他杀还是自杀?是情杀还是仇杀?是谁下的毒手?音乐界究竟是艺术的殿堂,还是谋财害命的战场?
莱布列希是英国最知名的乐评家之一,至今犹盘据英国各大报章、广播电台评论版面。由于他见多识广、博学强记,是当今古典乐坛的万事通,任何发生在乐坛的事件,都难逃他的法眼。他认为古典音乐死了,而且是艺术自我毁灭的牺牲者。他邀请我们一起来找出谁是凶手。莱布列希相当明白地指出,这些恶魔就是“金钱与贪婪”,他并以许多确切的证据,以及活生生的例子来陈述这些恶魔对古典音乐的致命影响。
从巴赫和亨德尔的时代开始,本书深入描述古典音乐这个产业,它将告诉你许许多多的古典音乐明星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也让你看到隐藏在串串音符之下的贪婪与私欲。作者认为古典音乐死了,而且是艺术自我毁灭的牺牲品,他邀请我们一起来找出谁是凶手。如今,本书已经成为全世界研究当代古典乐界潮流,不可不读的“音乐社论”圣经。不管您同不同意作者辛辣而独树一格的看法,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乐坛百态,您不能不知道!
和平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
古典音乐的成名之路上触目可见折翼的神童,因为眼睁睁看着技不如己的后起之秀踩在他们头上迎接桂冠而发出悲鸣。——莱布列希
读音乐人的书有一个好玩的体验就是:看到他介绍自己作品的由来或者他喜欢的一首歌,便会听着音乐看着他的文字去感受音乐的美好和其背后的故事。去触摸那些过去的时光,同时也能怀念起一些心底的往事,在这个浮华的世界能拥有这一刻的阅读时间,是挺好的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