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得三,【读音】wèn yī dé sān。问一件事却得到解决三件事的办法。形容求少得多。出自春秋 孔丘弟子《论语.季氏》。
1、问一得三的意思
意思是问一件事却得到解决三件事的办法。形容求少得多。
出处
春秋《论语.季氏》:“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春秋《论语.季氏》:“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2、问一得三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有三千多的门生,都跟着孔子学学问。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孔鲤也与三千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
因为孔鲤是孔子的儿子,众多弟子就认为孔子会把最好的学问教给儿子而不会教给他们。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
孔子知道了,便公开作过解释:“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毫无保留,这便是我孔丘的为人!”可是还是有人怀疑,以为孔子对自己儿子孔鲤一定教得更多更好一些。
有一天,弟子陈亢(字子禽)悄悄问孔鲤:“你从老师那里听到过哪些特殊的讲授吗?”
伯鱼答道:“没有。不过有一回,我父亲独自站在庭院里,我打那里走过,他问我:‘学《诗》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说话不生动,心灵鸡汤。’从那以后我就学《诗》。又有一次,父亲又独自站在那里,我走过庭院时他又问:‘学《礼》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听了他的话,我就又学了《礼》。就这么两件事啊。”
“那就好。”陈子禽因为问一而得三,高兴地向同学们报告说:“我问孔鲤一件事,他却告诉了我三件事!第一知道要学诗,第二知道要学礼,第三嘛……我知道了先生对自己儿子并不特殊亲近……”
弟子们终于解除了对孔子的误解。
3、问一得三举例
班长学习成绩非常好,有次向他请教问题,他不仅耐心给我讲解,还运用了多种方法,真是问一得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