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前的宝宝表达能力有限,不知道用什么词汇表述自己的心情,于是很多宝宝选择了尖叫。尖叫是宝宝的一种语言,面对喜欢尖叫的宝宝,妈妈只有明白宝宝为什么尖叫,才能让他停止吵闹。
1、体验“生活乐趣”
很多时候宝宝大声尖叫并不是为了故意要激怒家长,而是他正在体验两三岁小孩特有的“生活乐趣”。这年龄的小孩正在探索声音所能产生的力量,并实验能用他的声音来做些什么。那么,为什么宝宝老是在你去超市或银行的时候失控呢?他其实是对在大空间中尖叫时所生的回音觉得很有趣。
2、表达自己兴奋的情绪
当宝宝一边笑一边跳着尖叫起来的时候,可能是有高兴的事情。妈妈一定要明白,宝宝的兴奋点和大人不一样,比如,把什么东西搞坏了,看到搞笑的事情,实现了某个愿望等,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能正确区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更不知道如何充分表达他兴奋的情绪,因而极易采取尖叫这种非常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欢乐。
3、对家长的忽视发出抗议
当宝宝独自一个人尖叫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他觉得自己玩没意思,才发出了抗议,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越是到夜晚的时候,宝宝越需要有人陪伴,因为这样会令他们感到安全。所以,忙碌了一天的妈妈们,到了晚上就要慷慨一点,把时间多给宝宝一些,陪宝宝一起玩玩吧!
4、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
当宝宝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也会大声尖叫,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比如,宝宝和小伙伴正玩得开心,突然一个大孩子走来抢宝宝的玩具。宝宝双手紧紧抱住自己的玩具,但是对方力气怎么那么大,快抢不过了,宝宝发怒了,于是,“啊……!”尖叫引来了家长的注意。
5、在模仿家长的大嗓门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说话声音比较高的,宝宝可能觉得那样很神气、很威武,就会尝试着去模仿。所以,家长要自制一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对着宝宝大喊大叫,当宝宝尖叫的时候,妈妈也不要对着宝宝喊叫,因为这样反而会激发宝宝尖叫的兴趣,更难以制止了。
6、宝宝想自己做事情
宝宝1岁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什么都想自己做,可是妈妈又觉得宝宝自己做不好,往往就替宝宝去做,宝宝就会不服气,但是语言能力较差,无法顺畅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情急之中,就大声尖叫了。
这种情况下,妈妈不要大声地制止宝宝,可以猜测一下宝宝的想法:“你想把抱抱熊放进洗衣机里是吗?”,“你想把自己的衣服给抱抱熊穿上是吗?”……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宝宝,不但教会了他遇到难题怎么向妈妈求助,同时也教会了他怎么与人沟通,提高了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