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时所作,是一篇写实而兼抒情的作品,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全诗分两段,首八句写瘦马憔悴的外形,次十二句写瘦马悲楚的内心。
shòu mǎ xíng / lǎo mǎ
瘦马行 / 老马
táng dài:dù fǔ
唐代:杜甫
dōng jiāo shòu mǎ shǐ wǒ shāng : gǔ gé lù wù rú dǔ qiáng 。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bàn zhī yù dòng zhuǎn qī cè , cǐ qǐ yǒu yì réng téng xiāng ?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xì kàn liù yìn dài guān zì , zhòng dào sān jūn yí lù páng 。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pí gān bō luò zá ní zǐ , máo àn xiāo tiáo lián xuě shuāng 。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qù suì bēn bō zhú yú kòu , huá liú bù guàn bù dé jiāng 。
去岁奔波逐馀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shì zú duō qí nèi jiù mǎ , chóu chàng kǒng shì bìng shèng huáng 。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dāng shí lì kuài wù yī jué , wěi qì fēi rǔ néng zhōu fáng 。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jiàn rén cǎn dàn ruò āi sù , shī zhǔ cuò mò wú jīng guāng 。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tiān hán yuǎn fàng yàn wéi bàn , rì mù bù shōu wū zhuó chuāng 。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shuí jiā qiě yǎng yuàn zhōng huì , gèng shì míng nián chūn cǎo cháng 。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译文
东郊的那匹瘦马啊,让我心伤不已,它那瘦弱突出的马骨,就像墙头伸出的石头一般。
拿起马缰绳,绊动它的马足,它却只挪动四蹄,歪歪倒倒,那可不是要飞跃的本意啊。
仔细看看它身上的六个印子,其中有一个官方印,大家都说它是那部队遗留在路旁的。
它的皮肤干裂,毛色灰暗,夹杂着泥水污渍一片片剥落,仅存在身上的也沾满了冰霜。
去年它还在左奔右突驰骋在疆场,驱逐敌寇吧,不是良驹也不会被选中使用在战场啊。
军中将士骑得都应该是天子马厩的良马,这匹马跟乘黄宝马相当,只是病了的缘故吧。
疆场之上,只图一快,却不小心跌倒一跤,这委实也不是你一匹战马所能够预防的啊。
见到来人,发出凄惨悲凉的鸣叫,似是悲哀的倾诉,失落了主人,两眼没有闪闪晶光。
天气寒冷,远远的放逐,必定只能与鹤为伴,日落时分会遭到乌鸦啄疮的无情的捉弄。
如果,谁家愿意收养这匹老马,一定会有好处,不信,请到明年草长莺飞的时候看吧!
注释
肆兀,形容马骨出如石。如堵墙,也是说瘦。
绊之:用马缰绊动马足。欹侧:歪歪倒倒。
腾骧:飞跃。这句有“岂复有意于用世”的意思。
六印带官字:是说马身所印六个印子,其中有一个官字印。
剥落:脱落。
骅骝,古良马名。这句是说非惯战的骅骝便不得参与逐寇,现在这匹瘦马是参与逐寇的,可见是一匹有功的良马。将,与也。
内厩,犹御厩、天厩,指天子马厩。这时马少,三军多骑内厩所养的马。而内厩多好马,故有“恐是病乘黄”的推断。乘黄,也是古良马名,此指瘦马。
误一蹶,失足跌倒。杜甫疏救房琯,触怒肃宗,一跌不起,有似于此马。
汝:指马。周防,犹提防。原谅马的无辜,也就是诉说自己的无罪。
错莫,犹落寞、素莫。
放:放牧。皮干剥落,转动无力,故乌啄其疮。极写瘦马之可哀。
赏析
前人多说是杜甫"自伤贬官而作",是可信的。诗中"失主"、"远放"便是自影不得于君和贬宫的,"日暮不收"便是自影日暮途穷的。全诗分两段,首八句写瘦马憔悴的外形,次十二句写瘦马悲楚的内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时所作。这是一篇写实而兼抒情的作品。一则杜甫本极爱马,二则这匹被遗弃的官马,和他这时处境有着共同之点,故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