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饥饿”指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表面上看着是吃饱了,但实际上身体还处于“饥饿”的状态。
1、辅食过度依赖“自制”
拿孩子最初添加辅食时的米粉来说,若一味给娃吃自制的米粉,很容易让娃缺铁。
因为自制米粉中不能包含宝宝成长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比如:铁),加之娃的胃容量小,很难充足摄入所需的各类营养,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孩子“隐性饥饿”。
2、饮食单一
有的家长自认为,某类食物很有营养,就尽量的让娃多吃,殊不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元素的需要。
保证孩子营养健康的关键还是要保证娃的饮食尽可能多样化。
3、不良的饮食习惯
孩子存在严重挑食、偏食的情况,比如爱吃肉、不吃蔬菜,偏爱吃油炸类食物等,很难满足孩子多样化的营养需求。
4、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下降
环境的变化、食物加工方式的精细化,部分食物的营养大大降低。
比如,在中国食物成分表 2002 年的版本中记录的大白菜维生素含量为 235μg/100g,到了 2018 年的版本中,则下降到了 7μg/100克;菠菜的维生素A含量也降低了 50%。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看似吃了很多“有营养”的食物,但其实摄入的营养根本不够。
5、孩子的运动量小
运动量小,相应的孩子能量消耗也少,容易让娃缺乏饥饿感,吃的东西也少。
孩子长时间吃的东西少,营养素的摄入也就跟着减少,容易让娃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即“隐性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