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宝宝出现了拉绿便的情况后,许多宝妈都比较担心。宝宝拉绿便其实是喂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找到宝宝绿便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处理,就可以及时改善这种情况了。
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色素,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和胆红素混合,形成黄色大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常大便。但当大便中的胆红素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就会变成绿色的胆绿素,由此可知,宝宝排出绿便是因为胆红素被氧化的结果。此外,在宝宝肠道内寄生的双歧乳杆菌会将肠道变成酸性,使大便在肠道中便被氧化成绿色,排出体外。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对策:妈妈在饮食方面要忌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影响到宝宝的肠胃。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宝宝4个月或6个月以内,奶粉和母乳混合喂养,或者全奶粉喂养时。在半岁以内,宝宝从母体中储备的铁能够满足到宝宝的需求。婴幼儿配方奶粉是铁强化奶粉,含铁量高,宝宝利用不完的铁元素,随大便排出,大便表面经空气氧化成绿色,甚至为深绿色,糊状或者条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特殊护理,随着月龄增长,对铁的吸收利用增多,宝宝的大便会逐渐转变为黄色。
应对:
如果宝宝饮食安排无变化,也没有更换奶粉,宝宝的大便从原来的黄色突然变为深绿色有可能是消化异常,导致铁元素吸收不佳。比如地理环境变化,造成水土不服,引起的暂时性消化紊乱,可以补充益生菌调理,少量多次进食就好。
妈妈和宝宝吃的食物的颜色也会对大便颜色有影响。添加辅食的宝宝,在摄入绿色的食物后会使大便呈绿色;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如果吃了大量绿色的食物,也可能会影响到宝宝大便的颜色。
对策:这是正常的现象,妈妈不用担心。如果是还在母乳喂养,则建议妈妈适当减少绿色蔬菜的摄入。
大便黄绿色,表面感官油滑,说明是对奶粉中的脂肪消化不好,胆汁利用不全转化成胆绿素随着大便排出,使大便呈绿色,多发生在首次添加奶粉时。配方奶粉的脂肪结构和母乳有所不同,相对难消化些,部分宝宝可能出现此种现象,一般大便次数并不多,只是大便中会有类似球状的颗粒。
应对:
颗粒不超过米粒大小,没有明显的次数增多,宝宝体格发育达标不必担心。首次添加奶粉的宝宝,转奶的速度放慢可减少这类绿便的发生,还可以喂些益生菌调理。
饥饿型绿便,顾名思义,是指宝宝摄入食量不足引起。宝宝消化功能正常,肠道保持正常蠕动,消化液正常分泌,没有被利用的消化液,尤其胆红素,随大便排出后呈绿色,大便次数可能增加,大便绿中带有粘液,形状和受凉引起的绿便相似,但是大便量相对较少。
应对:
饥饿型腹泻多发生在宝宝3岁以下,因为这个月龄段的宝宝消化功能发育还不成熟,消化液分泌容易紊乱,肠道中的消化液随食物刺激的分泌调节能力差,只要给宝宝补充充足的食物便可以改善,宝宝食量不足,最易发生在对奶粉不喜欢摄入奶粉不足,和母乳不足而母亲不自知的情况。妈妈平时要特别留意宝宝饮食状况。注意饮食结构和喂养量是关键。
宝宝在新生儿黄疸期,由于肠道中的胆红素增多,也会出现绿色大便。尤其是黄疸较高,需要照蓝光的宝宝,在蓝光照射期间绿便更加明显,且排量和次数增多,这些都是胆红素排出体外的正常现象,爸妈们不必担心,待黄疸消失,大便会转为黄色。注意,病理性黄疸,宝宝大便颜色可能为陶土色。
如果宝宝肠道受到感染,大便次数相对较多,一天可以到达7-8次,甚至十多次。宝宝的大便也会成绿色,但稍浅,程淡绿色或者亮绿色(当然肠道感染的大便颜色不仅仅只有绿色,还有淡黄色),大便稀薄呈水样,有明显的酸臭味,而细菌感染的大便还带有腥臭味,严重时会出现脓血便。
应对:
如果出现这样的绿便需要看医生,服用益生菌、补液盐溶液等缓解腹泻,同时需特别做好家庭护理,预防加重,帮助缩短病程,涉及用药一定得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