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后的第一天,很多新妈妈以为了“卸货”就没事了,殊不知产后第一天对于新晋宝妈来说非常关键,甚至比月子还重要!今天,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产后24小时该做的那些事儿吧,做好了真的受益一生。
1、产后1小时内及时开奶
写在第一个是因为开奶真的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了哺乳期宝宝的口粮是否充足。
分娩后1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宝宝吮吸反射最强烈,是开奶的最佳时机。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妈妈,都应尽早让宝宝开始学习吸吮。让家人帮忙把宝宝放到妈妈身边吸吮乳头,每次吸吮时间20-30分钟。
不光早吮吸重要,吸奶频率也是刺激妈妈产奶的关键。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新生儿应该每24小时喂8-12次奶(甚至更多)。
尤其是出生体重低于约2.7kg的宝宝,要喂得更频繁些,因为他们的吸吮力一般较弱,妈妈产奶也需要宝宝吸吮的帮助。
坚持频繁喂!你的奶水会慢慢多起来,既能增长信心,也能满足宝宝日后的奶量需求。
2、六小时内排小便
生产后4~6小时要小便,尤其是顺产的妈妈,否则会压迫子宫,影响排血,从而引起发炎。
同时,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加上产妇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容易发生尿潴留。
而尿潴留使膀胱肿大,妨碍子宫收缩从而会引起产后出血,还易引起膀胱炎。
3、吃易消化的食物
一般在生完孩子24小时内,产妇会出现:体温偏高、子宫移位、产后宫缩、脉搏缓慢、气血两虚等情况。
而且肠胃正处在虚弱状态,加上子宫也处在恢复期,如果立刻大补,不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损伤脾胃,更可能影响子宫收缩,致使恶露无法顺利排出体外。所以产后一天的饮食也是很有讲究的。
4、隔2小时清理恶露
宝妈们有没有发现,生完宝宝之后,经常会有为宝妈按压子宫,帮助宝妈子宫收缩,尽快排出恶露。压的次数越多,恶露也会出的越多。
恶露,是指女性分娩后经阴道排出的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 环死蜕膜等组织的混合物。一般会持续4~6周排净,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产妇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恶露排出。
5、产后第一时间伤口护理
生完宝宝后伤口护理至关重要,无论是侧切伤口还是剖宫产手术伤口,它的恢复情况直接决定宝妈的产后复旧状态。
护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化脓、裂开,严重者会引起发热甚至产后大出血。
麻药过后,新妈妈的伤口会感觉到疼痛不适。此时可以在产后第一时间给伤口冷敷缓解疼痛,可以使用冰垫(冷敷贴),降低伤口痛感。
通常在医院附近就可以买到,最后是提前一天买好保存,也可以用毛巾裹住冰袋冷敷,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镇痛效果很不错哦。
除了冷敷,伤口护理的方式也根据妈妈分娩方式的不同有所差异。
6、24小时内下床走动
产后妈妈可以在充分休息后下床行走。适当的活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帮助恶露排出。
一般情况下顺产的妈妈应该在产后卧床6小时,然后在家人的帮助下下床,慢慢恢复体力。
剖腹产的妈妈需要在24小时内下床,以避免过度运动对胃部造成的创伤。
虽然下床走动很疼,但是卧床时间太长容易形成血栓,体内淤血不容易排出体外,不利于身体的护理。时间长了会形成压疮、感染甚至发炎等一系列问题。
下床在家人的帮助下行走,防止摔倒或晕倒,然后慢慢的,一步一步的,等整个过程适应了,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7、提高室内温度
坐月子的时候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是让妈妈宝宝体感最舒适的。如果太冷,产妇和孩子容易受凉。
像南方天气比如广东来说,冬天一般都不会很冷,但早晚温差大,气温变化曲线明显,最好可以保持一定的室温,比如可以使用空调来维持。
而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55%~65%,如果太干燥,会引起妈妈咽部不适;如果太湿,身体就不能排汗,人会感觉太闷,还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产后恢复。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室内空气的质量。在家里坐月子,妈妈们在开窗透气时候要谨慎,穿好衣服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