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传记看艺术家为什么是艺术家
《渴望生活——梵高传》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的成名作,是其年仅26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八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发行数千万册,感动亿万读者。
《蛤蟆的油》
内容简介:日本民间流传有一种蛤蟆,外表特别丑,将其放在镜前,蛤蟆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样子,就会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成为大师后,黑泽明回首往事,自喻是一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童年时代,他是爱哭鬼,以“少年剑士”自居,却被别人称为“酥糖”;入学时脑子不灵光,被远远安排在教室一角,立川老师启迪他生出自信,结束蒙昧;意外跨入电影界,找到真正想干的工作,他全心投入,一拍成名。《蛤蟆的油》不是一代电影大师黑泽明站在山顶俯瞰众生的故事,而是他讲述如何积攒实力,从山脚一步一步攀向山顶的往事。
《十年一觉电影梦》
《十年一觉电影梦》是导演李安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这不仅是一个坚持“理想不死”的电影人的成长告白,更是一部探究“如何面对磨难和荣耀”的自我对话。
《十年一觉电影梦》,讲述一个导演的自我修养。
《只是孩子》
这是爱的夏天,也是躁动的夏天,一次在布鲁克林的偶遇,将两个年轻人引向了艺术、奉献和启蒙的道路。
日后,帕蒂·史密斯会成为一名诗人和表演者,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则将自己极具挑衅的风格对准摄影。而此时,他们只是两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在城市中穿行,被纯真和热情所裹挟。从科尼岛到第四十二街,他们感受着城市的脉搏,并*终来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在那著名的圆桌旁,“波普教皇”安迪·沃霍尔已身影不再,但他的王室成员们仍在此接受朝拜。
1969年,人类登月之年,他们驻扎进了切尔西旅馆,并很快融入这个由声名狼藉者和名声显赫者所组成的社群,结识了当时*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和各式各样的边缘异客。
这是一个各种意识都分外高涨的时代,诗歌、摇滚、艺术和性别政治的不同世界,在彼此碰撞、炸裂。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两个孩子约定,要看顾彼此。他们是斗志昂扬的浪漫主义者,将自己完全献身于创作,并被对方的梦想和渴望所点燃。在饥饿的年月里,他们轮流为对方提供着激励和养料。
《只是孩子》以爱情故事开始,以挽歌结尾。它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纽约的一次礼赞,那时,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发展为西方世界的文化之都。这本书记述了它的富庶和贫穷,也描摹了它的混混和恶棍。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神话,勾勒出一幅正在向上攀登的年轻艺术家的画像,而预示着名望降临的序曲也随之奏响。
《贝多芬传》
贝多芬堪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位音乐家。《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他创作的大量乐曲至今仍广为流传,被视为人类艺术瑰宝。而他一生中经历的无数不幸以及与之斗争的非凡勇气更令人称奇:远离祖国、情场失意、疾病缠身、精神孤独……这个腼腆而不擅表达的人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克服了这一切苦难,在音乐中宣泄并完善自我,用作品传达心声。本书作者依据丰富的资料和专业知识,以细腻生动的笔墨完整描摹贝多芬的人生,揭开他最广受欢迎的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杜尚访谈录》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他的存在却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在本书中,杜尚罕见地敞开心扉,同卡巴纳聊及他的艺术和生活,回顾他的作品和经历,在这里呈现的,是一个完整、自由而独特的人。杜尚一生致力于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本书所记录下的访谈,或许可以算作他的又一件作品,如同他信手拈来的现成品,如同他的每一次呼吸,这件作品不事雕琢,却必将影响深远。
《做衣服》
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界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然而,我们在对山本耀司的解读中,先锋观念往往被放大,却忽视了他在衣服中倾注的工匠精神。
在《做衣服》中,山本耀司首次详尽地阐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对女人和美裳的独到观点,对背影的迷恋,对剪裁的坚持,对快时尚的厌恶。山本耀司也温情回忆了他的童年、母亲,和友人。
书中还收录了对山本耀司的100个问题,披露时装大师背后的人生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山本耀司。
同时本书附有山本耀司珍贵的设计手稿,时装发布会的精彩瞬间,童年照片、生活与工作近照,以及与友人的合影等多幅照片。
继《我投下一枚炸弹》后,山本耀司再度袒露人生以及他的创作本质。
《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伪“满洲国”的童年、内战期间举家逃亡、起于草根的评书世家的辛酸和鼎盛、赴京探视被收监的父亲、家庭经历大裂变、“文革”期间受批斗、落实政策、一波三折复出艺坛、赴京艰苦创业等内容首次得到全面披露和忠实再现。单田芳的个人求索历程经历大灾大难,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所经历的颠沛流离,草根群体在追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炼、代价以及所收获的财富和心得,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情真意切,更有家国变局、时代蜕变。这是一部当代艺术大师用血和泪、热情和理性,将亲身参与的历史忠实记录的平民化读本,更是一部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励志经典。
《莫奈和他的眼睛》
满肚子文人段子,爱掉书袋的张佳玮,首次将擅长的传记笔墨与熟读的美术史料融为一体,书写印象派创始人莫奈的一生,把画家重新镶回印象派诞生之初的法国,复原塞尚赞叹的“那是一双多么美妙的眼睛”所看到的“麦垛,鲁昂的教堂,拱桥和睡莲,以及当时正飘拂在这些事物之上的、19世纪到20世纪的阳光与风雪。
《白石老人自述》
《白石老人自述》为中国画大家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齐白石是一位大画家,其实,细分起来,他还是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真正做到了中国古时候对一流艺术家的要求:诗、书、画、印均有极高造诣。1933年,齐白石先生71岁时,曾请吴江金松岑为他写传。由其自述生平,门人张次溪笔录后寄给金氏,作为写传记的材料。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书中还配有部分小插图,将白石老人早、中、晚各时期的绘画作品聚于一书进行比较,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