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
我们不断地谈论着匠人精神和民间手工艺,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图书来深入地了解需要传承的文化。
01、匠人
《匠人》讲述了作者申赋渔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有花匠、雕匠、铁匠、裁衣……从这些故事中,展现了苏北一个几万人大村的乡土、生活变迁,追忆了作者失落的故乡。
申村的兴亡衰落,既是时代变迁,也是人世间的因缘际遇,令人叹息,深觉悲凉。
02、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
“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国老百姓对家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
一本向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中国老百姓致敬的书,一本必须奉献给你的母亲父亲的书。
03、日日之器
我们生活在一切唾手可得的便利时代,在这进步里,真正奢侈的是田园,生于泥土的器皿,或许正是早已远离泥土的我们一直找寻的归宿,收于掌中的陶碗提醒我们,自然不在远方,尽在咫尺,珍惜万物,便能取悦万物之神,一碗一碟,也能饱含温度,只因它使我们想起餐桌上热切的对望,陶器用于饮食,可治愈人心,为您呈现每日桌上不可或缺的朴素美好,透过使用,重新理解与信任“以手创造”的重要,寻访陶作家,悉心聆听日本职人投身美好事业的初衷与缘流,献给所有喜欢器皿的人,讲述与陶器相遇、交往的方法。
04、制瓷笔记
瓷器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皿,制瓷是极富趣味性、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
本书用散文的笔调、笔记的体例,从烧造的故事角度,将材料、历史、文化、工艺融在其中,结合大量精美的图片,让读者形象得看到瓷器的诞生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
05、木之匙
《木之匙》是日本木艺大师三谷龙二的第一本散文集,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本散文集当中,三谷龙二讲述了木器与人的关系。
他强调用心观察身边事物、用心体会生活当中被忽略的寻常之事的重要性。在与木头这种原始、自然的材质的相处当中,作者越发体会到身边寻常之物的不寻常之处。木勺、黄油盒、透进房间的光、山棱线上吹来的风等等,都在以其存在的方式,给人以无限的力量。
06、万物皆有欢喜处:记录城市里的手艺人
这些至美至真的手艺人,将很小的事情,用生命去投入。不只是谋生,而是人生价值的追索。在每门手艺中能感觉到禅意,这是手艺人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表达。这更像是一种境界,达此境界,一切泰然。
万物皆有欢喜之处,还在那些拥有故事的人手中。如何才能忠于自己的内心,只有静下来才能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要避世以寻求内心宁静的时刻。所有靠外力获得的东西总将散去,心安即是归处。心念纯粹的时候才能耐得住当世的琐碎与浮华,这才是我们都在找寻的自己,真正的你。无所谓结果是否成功,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07、碧山:民艺复兴+民艺复兴续
在《碧山07:民艺复兴 (续)》中,我们试图向手艺人学习,探索新旧事物的融合,实现民艺再生;希望搭建一座设计师、艺术家与民间手艺人进行合作的桥梁,改进和创新民间手艺的工艺和设计,使之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让手艺以及手艺所承载的农耕文化因子传承下去,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回归到初心。
围绕民艺复兴这个主题, 但更多地涉及到了很多手工艺的“现代化个案”,比如《站在高岭上》《看见手工艺当代之路的旅行》《从融化到融解,来自融的实验》《六安瓜片》等文章都是探讨新时代、新的社会环境中手工艺者的生存之道。费力耗时的传统手工制品在廉价方便的批量工业制品 面前不堪一击。而这些传统民间工艺的耗时性实际上构成了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反抗,反抗这个时代人类最可宝贵的精神和情感的缺失。
08、黟县百工
《黟县百工》是调研成果的结集出版。对这些手工艺进行分类,在保留一些基本精神的基础上,重新加入当代的观念,创新传统手工艺,保留乡村之魂。
寻找百工,不仅是寻找那些散布于民间的日常工艺,也是在寻找村民们记忆中的过去。很多去寻访记录的手工艺,甚至只有一个匠人在做,而在他们身上承载的是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信息。
09、渐渐消失的匠人行当
本书记录了84种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消失或者濒临消失的行当和匠人,通过本书你将会更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职业,了解它们的起源、发展、衰亡的过程,了解它们的传说和传承,了解在那个没有机器的年代里手工匠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数不清的行当,出现过数不清的匠人。这其中有精益求精的师傅,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有技艺精湛的艺人,有智勇双全的镖师,有勤劳勇敢的劳力,有手艺卓绝的工匠……
10、人生需要匠人精神
《人生需要匠人精神》寻访日本当代10位陶艺家,走进他们的陶艺工坊,聆听他们的创作历程,体味他们的匠人精神。
他们隐居在山村,过着真正清心寡欲的生活,在宁静的工作室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制陶工作。然而在这貌似恒常的创作中,打动人的正是他们勇于创新、坚持手作、不断进取等朴素而令人敬佩的匠人精神。在这个物质过剩与信息发达的世界,人们太容易喜新厌旧、太容易浮于表面、太容易半途而废,而忘记了要严肃地对待物品、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制陶这条路,仿若人生,靠的是手艺,急不得,懒不得。千锤百炼,才能成。透过这本书,不仅能邂逅工艺之美,更能遇见那隐藏在陶瓷背后的匠人之心。
11、民艺四十年
《民艺四十年》一书是柳宗悦先生四十年民艺之路的沧海老拾珍。他提出“民艺”概念,创办杂志,著书立说,普及推广“民艺”的理念;并身体力行,收集整理民间器具,将自己毕生收集贡献于社会和民众。四十余年中,柳宗悦先生及其同仁走过了一个无比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没有这些渗透在字里行间一点一滴对于民艺的尊重与珍惜,日本人今日的审美意识或许会有很大不同。本书收录了17篇文章,内容涉及朝鲜光化门、日本大津绘、工艺社团和日本民艺馆的建立、“喜左卫门井户”茶碗、著名茶人千利休等,是对那个时代的民艺发展别开生面的记录。
柳宗悦(1889 1961),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这四本书,被许多独立书店作为必备图书。
12、日日100
本书由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精选出日常生活中一百件爱不释手的物品,写下物品背后的故事:一百件物品,有一百个日子。一百个日子,蕴藏一百种美好。
作轻松温暖的笔触写出与这些日常小物共处的点滴、相遇的情境、情感与记忆等,手摄的一百张照片与之相得益彰,共同呈现出作者的独特品味和美学偏好,更透露出生活本身真实的美好。以充满真情的文字与摄影呈现日常之美。我反复思量,选出一百件心爱的随身物品,它们有的像亲密的老友,也有的像初识的伙伴。面对面地凝视,追溯与之相遇的情境、共处的点滴,信笔写下关于它们的情感与记忆,彼此间隐藏许久的关系慢慢得以确认。
13、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本书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14、物语三千
直面身边正在消逝的乡土社会当故乡还是故乡的时候,坛坛罐罐“老物件”自己是会说话的,会表达的,它一定有它自己的生命事件和附在它身上的故事。
那些我们曾经使用过的老物件,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旧日生活从2001到2004年,作者涉足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拍摄了1200多幅图片。“砖墙斑驳,瓦片层层,这让我想到简单的生活,我对‘简单’情有独钟。”对于平民历史最朴素的叙述,对于百姓故事最温情的讲述作者将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生活用品”摄入镜头,有犁、耙、锄镐,以及石磨、碾子、袜板;还有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这些细节、局部的片段,令人有“穿过尘灰、穿过光阴而进入历史的感觉”。
15、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全书在尽量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用可靠的实 物和文献互相对证、互相补充、互相解说、互相阐发 ,以简切严谨地介绍中国历代的工艺美术现象与其发 展,遇有可能,还努力说明导致其发生、演进的缘由 。令读者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系统、明晰的了解。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第二版)》为“十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工艺美术史”配套教材,并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
尚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的精力有限,穷其一生精力,也未必能做好一件事情,又做这个,又干那个,肯定都不能做到最好。”——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