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学者夏志清教授曾这样说过:
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於梨华和白先勇。后者更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在来看《树有如此》中的一小段:
冬去春来,我园中六七十棵茶花竞相开发,娇红嫩白,热闹非凡。我与王国祥从前种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后,已经高攀屋搪,每株盛开起来,都有上百朵。春日负喧,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眼望,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一副闲情逸致却又借树思君。
今天推荐书小编和大家分享的书单便是白先勇的五本著作,我想至少会有一本打动你,让你认识并爱上他。
01
《台北人》
豆瓣:8.9分(12208人评价)
这是一部由14篇短篇小说组成的短篇集,这本书曾入选了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可见此书的精彩程度。14篇小说相互间没有关联,随便单拿出一篇足够令人喝彩,当14篇做成合集,带给我们的震撼绝不是其中一篇所能单独营造的。
在这里你会看到社会的众生相,囊括了台北都市的各个阶层,来自大陆不同地区的“大人物“、“小人物”。他们贫富有差距,阶层有差距,可是他们·无不是背负着一份沉重的往事,在这个都市努力着过着自己的“新生活”,可那些往事却又难以忘却。这些人都带着一颗乡愁之心。
02
《纽约客》
豆瓣:8.6分(7225人评价)
《纽约客》是白先勇在六十年代就已着手创作的小说系列,其中《谪仙记》和《谪仙怨》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夜曲》和《骨灰》发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Danny Boy》和《Tea for Two》则是最近几年创作的作品。
白先勇细腻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琐事写的撩人心弦,从繁华到落魄,动容之处总能令人感伤落泪。或许和他的经历有关。感情的沉淀注定了书中的情感更加细腻、真实。
书摘
淹没在这个成千上万的大城中,我觉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一种独来独往,无人理会的自由。
不过初恋那种玩意儿就像出天花一样,出过一次,一辈子再也不会发了。
03
《孽子》
豆瓣:9.0分(5441人评价)
这是白先勇唯一一部的长篇小说。这是一本以“同性恋”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公园中一些同性恋的悲喜生活。一群被“抛弃”只能夜间活动的人群,他们在世人冷眼讥讽不解厌恶中寻求自己的“生活”。家庭的温暖对于他们来说遥不可及,甚至赶不上同人的抱团来的温暖。他们也在努力尝试着生活,尝试着更好的生活,他们有错么?或许错的只是生不逢时。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句,白先勇曾公开说明自己的性取向问题,身为“同志”的他更能了解、体会这群人的真实生活和其心态,所以角色虽小,但是更真实更能打动读者。
04
《树犹如此》
豆瓣:8.6分(2333人评价)
《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两篇写友人的新作:画家奚淞修佛之旅《寻找那一棵菩提树》,救助上万艾滋孤儿的杜聪《修菩萨行》。可见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
很多人因为这本书爱上了白先勇的文字,生活虽不易,犹有希望在。有一种哀而不伤,通达明理之感情深所致,惬意已达。
05
《寂寞的十七岁》
豆瓣:8.3分(1802人评价)
《寂寞的十七岁》收入白先勇早期、中期的短篇小说多篇。白先勇早期小说可分两类 :一类是或多或少凭借自己切身经验改头换面写成的小说:《金大奶奶》 、《我们看菊花去》、《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多少表露出作者童年、少年时代的自己。第二类, 幻想(fantasy)的成分较重,最显著的例子是《青春》,此外,《闷雷》、《黑虹》、《小阳春》、《藏在裤袋里的手》,也多少是幻想的产物。
书摘
我晓得我不讨人喜欢,脾气太过孤怪。没有什么人跟我好,只要有人肯对我有一点好处,我就恨不得想把心掏出来给他才好。自从魏伯飏那天送我回家以后,我不知道怎样对他感激才好。我这个人呆呆的,一点也不懂得表示自己的感情。
陌上人如玉,翩翩公子世无双,说的或许就是白先勇这样的人,丰厚的经历沉淀成细腻的情感化作笔下的铅墨,讲述着感人泪下的故事。在他的世界我们或许能找到寻求已久的避风塘,有温暖,有哀伤,但是却能治愈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