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嘴巴歌》
目的:
1、观察鸡、鸭等动物嘴巴的特征,以动物的嘴巴为题材创编儿歌。
2、念准平舌音“嘴”和翘舌音“什”。
准备:
鸡、鸭、金鱼、青蛙、河马的贴绒教具各一件,其中嘴巴与身体部分贴在绒板的下方,并用纸遮住。
过程:
一、看看它们是谁、
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现在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出示贴绒小鸡。它是谁?它缺少了什么?哟,原来是只没有嘴巴的小鸡。
2、出示贴绒小鸭。它是谁?它也少了什么?
3、请幼儿任选一个动物(如青蛙)。它是谁?它的嘴巴在哪里?哟,也是只没有嘴巴的青蛙。
4、请两名幼儿上来各选一个动物(如金鱼和河马)它们是谁?有没有嘴巴?
5、小结:这些动物都缺少了嘴巴。
二、为小动物找嘴巴。
1、请幼儿说说小鸡的嘴巴是怎样的。说对了就到绒板上寻找小鸡的嘴巴,找到后贴到动物头部的合适的部位。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小鸭、金鱼、青蛙、河马的嘴巴并将嘴巴贴到该动物头部合适的部位。
3、小结:现在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嘴巴,它们的嘴巴是各不相同的。
三、以《嘴巴歌》为题编儿歌。
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刚才找到的嘴巴编儿歌。
1、给小鸡编。老师先编第一句:什么动物嘴巴尖?
启发幼儿编出第二句?小鸡小鸡嘴巴尖。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的一句连在一起,儿歌就编好了。
2、现在给小鸭编。还是有老师先说第一句:什么动物嘴巴扁?
启发幼儿说:小鸭小鸭嘴巴扁。
3、现在给金鱼编。谁来说第一句?
请能力较强的幼儿编地一句:什么动物嘴巴圆?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金鱼金鱼嘴巴圆。
4、我们把前面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动物嘴巴尖/小鸡小鸡嘴巴尖/什么动物嘴巴扁/小鸭小鸭嘴巴扁/什么动物嘴巴圆/金鱼金鱼嘴巴圆。
5、我们大家一起编的儿歌真好听。我们再接着给河马编,这次又把两句儿歌一下子说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动物嘴巴大?河马河马嘴巴大。
6、最后还有青蛙,我们该怎样接着编呢?
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大家一起说出:什么动物嘴巴宽?青蛙青蛙嘴巴宽。
7、请大家把刚才编的儿歌试着连起来念一遍。
8、全体幼儿集体再念一遍儿歌,幼儿可边念儿歌边自由做模仿动作。
四、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连着给其它动物编儿歌。明天到班里来念给大家听
《嘴巴歌》活动教学反思
首先,活动的准备可以更充分:可以通过与儿歌歌词相对应的图片(形象贴切,如河马—河马的嘴巴—大牙)引导幼儿观察河马、鸭子、宝宝嘴巴的特征,这样能将儿歌分解,并帮助孩子熟悉儿歌。另外,在幼儿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在鼓励幼儿采用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如师幼对念、男女分组念、拍手念)从而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节奏性和趣味性。
其次,有关目标及重难点的达成情况:建议目标第二条改为“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渗透社会领域,理解甜嘴巴的含义,做一个讲礼貌的甜嘴巴。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活动可以与社会活动整合,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儿歌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
最后是环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教师的关键性提问无效的较多,如:“儿歌里说了什么?”这个问题太大,孩子根本无从下口,应将问题细化,引导孩子捕捉儿歌中的信息,大胆清楚地讲述。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要适合小班幼儿的水平,难度、深度都不宜过大,同时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又如“你觉得儿歌里那一句话听了很好玩”,这个问题在完整听完一遍儿歌后问显然过早了,孩子对儿歌只是有了模糊的印象,要让他们完整清楚地表达太难了。所以提问前应先想想“假如我是孩子”,他们会怎样回答,哪些地方回答起来是有困难的,需要老师的引导的,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前斟酌的。
这次活动我在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以及教材的理解把控上存在一些问题,小班幼儿年龄小,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恰当的教育目标,结合儿歌,在情境中引导孩子讲礼貌,将语言活动与社会活动整合,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儿歌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在集体活动中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不仅仅是听,看,更重要的是说。当幼儿因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老师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水平对幼儿理解活动要求和内容、有效参与活动过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提什么问题,怎么提,是需要关注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