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左衽,汉语成语,拼音是pī fà zuǒ rèn,意思是头发披散着,衣襟开在左边。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左衽(rèn):衣襟向左掩。意思是头发披散着,衣襟开在左边。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
近义词:披发文身
《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
《论语·宪问》:“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评析:
这里,孔子与子贡谈论的是“管仲不死君难”是否为仁。子贡认为,管仲不能算仁者,甚至连忠臣也算不上。但是孔子并不这样看,他说管仲虽然没有为国君而死,但他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让社会战乱稍安,百姓安居乐业,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贡献巨大。不仅如此,管仲的恩德还泽被后世。如果管仲当时追随公子纠死掉了,历史将会是另一个样子。在与子贡的谈话中,孔子对公子纠的死并未加以贬斥,当然也没有说死于君难就值得赞赏。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一个人生也好,死也好,这是一种个人选择,而如何使这种选择更富有意义,更有价值,才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只要明日上午无变,我们就可免于披发左衽。
孔子称楚人为“被发左衽”之辈(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衣襟向左开。
“但山高皇帝远,民间往往固守着‘被发左衽’不改,且视为吉祥。
与“衣冠”相对的是“被发左衽”,即非汉族的夷狄的符号。
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
今上天垂祐,时和岁阜,被发左衽,并为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