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讲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曰”等5个生字,理解“少女”与“女娃”在课文中的意思。
2.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3.了解上古神话故事不同结构特点以及文化寓意,体会精卫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精神,感受中华民族不朽的生命意识以及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
【教学流程】
一、追根溯源:传统文化的历史探究
1.对比阅读,感受上古文化气息。
对比阅读:教师出示文言文与现代文版本的《精卫填海》,引导学生关注上古神话的不同呈现方式——文字古朴,浸透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概念解说:上古时代(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上古时期”,或称为“上古时代”“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
2.字源分析,找寻上古神话汉字痕迹。
学生通读全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疏通大意,掌握主要内容。
重点教学:
(1)区别“曰”与“日”。
字源解说:
“日”意思是太阳,外面一圈代表太阳,里面一横代表金色的乌鸦,即“三足金乌”。这与我们从小就知悉的神话《后羿射日》有关。传说帝俊和羲和一共有十个儿子,是长有三足的金乌,每天都会到汤谷中洗澡。汤谷中有一棵扶桑树,一次只能有一只金乌停歇在扶桑树上。于是,每天都会有一个太阳照耀世间。古籍中所记载的“日中有乌”“日载于乌”等形象,都来源于这个神话传说。可见,汉字中有神话的影子,汉字诞生之初,其图形与内涵都蕴含了先祖意识和神话意义。
“曰”与人体器官紧密相关,外面一圈代表人的嘴巴,里面一横代表人呼出的气息。所以,“曰”一般表示“说”的意思,引申为“称为”。
(2)区别“少女”与“女娃”。
词义辨析:“少女”和“女娃”和我们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借助注释了解“少女”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年轻的女子,而在古代表示“小女儿”;“女娃”在现代汉语中是“女孩子”的意思,在这个神话里是指炎帝女儿的名字。
小结:神话中留存着汉字变迁的过往,有些汉字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今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
3.串讲故事,圈点上古人物神奇。
(1)学生诵读全文,圈出人物角色:少女、女娃、精卫。
(2)串讲情节,要求:借助人物角色串讲故事。
(3)小结:这个神奇的传说,出自一部先秦古籍——《山海经》,这是一部关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书。
【设计意图:如何让文言文教学与神话教学有效结合?汉字中有神话的影子,神话中留存着汉字变迁的过往。教师通过字理知识、古今异义等汉字文化教学,让学生感受文字本身散发的神话气息,结合上古时代历史变迁的讲解,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这个经久不衰的古老传说的遐想和好奇。】
二、想象勾连:传统文化的意象体悟
1.外形感知,了解精卫化生形象。
(1)了解上古神话特点“化生”现象:《山海经》神话故事有一种永生现象,那就是主人公肉体死后,灵魂会化为另一种生命,这种现象叫“化生”。如夸父死后化作桃林,盘古死后身体化为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
(2)丰满“精卫”形象,感知“渺小”特征。
出示原文片段,引导学生思考:炎帝之女化生后,变成了一只怎样的鸟?
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了解精卫鸟的外形: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外形像一只乌鸦。羽翼短,没有丰满的翅膀,时时会被海浪淹没。说明它化生为一只体型很小的鸟。
2.猜读鸟名,推测精卫化生原因。
(1)呈现鸟名,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片段: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学生思考:精卫鸟为何被唤为“誓鸟”“冤禽”“志鸟”“帝女雀”?仔细思考,猜一猜这些名字意义各有什么不同。
(2)猜想化生原因。
学生经过讨论,推测精卫化生缘由:“帝女雀”写出了精卫鸟的出身,她是炎帝的女儿,有神奇的力量;从“冤”字猜出她的不幸,“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她带着怨恨死去;从“誓”“志”两个字猜出精卫鸟发誓不填平大海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女娃死后灵魂化为精卫鸟为自己报仇。
3.重构“化生”,思考古人创作缘由。
(1)学生尝试改编。
学生思考:假如让你来编故事,你会让女娃化生为怎样的动物?(预设:力量更强大的动物,如龙、鹰……)
(2)思考创作缘由:古人为什么让女娃化生为这样的一只小鸟?
【设计意图:炎帝少女化作精卫鸟,从人的肉体变成了自然生物,从一种生命形式变成了另一种生命形式,这是《山海经》神话故事“物我同一”的神奇特征。这种“化生”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生命意识以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神话特点,通过具象化策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女娃化生后的渺小形象,由表及里,激发学生猜想、质疑、追问,思考神话意象背后蕴含的创作缘由,为“抗争”精神的理解埋下伏笔。】
三、读悟感思:传统文化的内核解读
1.紧扣“木石”,感知“对抗”。
(1)细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千百年来,人们用“小不点儿的大作为”来赞美这只精卫鸟。这只西山之鸟,到底有哪些大作为呢?
(2)学生再读故事,聚焦“木石”,将实体上的小与大进行对比:木非巨木,石非巨石。微木与沧海对举,西山之鸟与浩浩东海对抗,力量对比悬殊。
(3)细读画面,想象“大作为”,感知“对抗”精神。
学生品读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读出重音“常衔”“木石”。
学生研读“常衔”“木石”,想象精卫日复一日、风雪无阻从发鸠山衔木石填海的情景,感受精卫的锲而不舍,体会千年不消、万年不变的抗争精神。
2.再议“化生”,明晰创作缘由。
(1)再议“化生”,重新思考:现在你明白古人为什么让炎帝之女化生为一只小鸟了吗?
(2)师生讨论后明确:神话以小见大,更能体现精卫精神——明知不可能,也要迎难而上,不服输,不退缩。
【设计意图:课文语言虽然简练,却有着巨大的张力。“微木与沧海对举”“一寸之身与浩浩东海对抗”,这种实体上大与小的对比,诠释了义无反顾的信仰,昭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语言的张力,隐藏在故事中,学生不易发现。教学时教师紧紧扣住“木石”,以此为支点,逐渐深入,找到各个点之间存在的关联,发挥语言的张力,撬动故事内核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故事的内涵,逐步明晰“精卫精神”,从而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3.情境提问,角色内化。
(1)诵读历代诗人创作的“精卫诗”,感受诗人的不解、同情与悲悯。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岑参《精卫》
朝飞海东暮海西,口中流血向谁诉,海水茫茫尚如故?——邢昉《精卫谣》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夏完淳《精卫》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问号。
(2)情境提问。
教师引发问话:你从诗句里读出了诗人哪些不解?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精卫吗?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结合理解,在纸上记录心中疑问:
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填平?
你要坚持到什么时候?
你口中流血向谁倾诉?
这样付出是为了什么?这样做值得吗?
……
(3)再读“精卫诗”,思考:一首首“精卫诗”,字字血泪,打动人心,诗人表达的仅仅是对精卫的不解、同情与悲悯吗?
4.歌以咏志,共鸣升华。
(1)诵读历代“精卫诗”,感受诗人的敬畏与赞赏。
羽毛摧折口流血,心不转,海可竭。——许恕《精卫词》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平无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重音。
(2)升华“精卫精神”,引发敬畏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读着这些诗句,你找到刚才问题的答案了吗?
学生从诗句中找出答案,并大声诵读“心不转,海可竭”“身沉心不改”“我心无绝时”。
小结:一腔冤仇恨不消,此鸟永无欢乐时。矢志不渝山海誓,无怨无悔天地心。诗人们正是用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歌颂永不低头、永不退缩的精卫,歌颂着古老民族不朽的抗争精神。
【设计意图: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意蕴深刻,感天动地,昭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学时,教师带领着学生在浩瀚的中华诗词里,找寻“精卫精神”,在诗性的美丽中感受“精卫精神”闪耀的本质特征。】
四、互文类比:传统文化的现代继承
1.同类拓展,探究故事共性。
(1)引发人物评价。
话题探讨:也有人这样评价精卫:大海如此浩大,而精卫如此微小,她这样抗争,简直就是无畏的牺牲,是愚蠢的表现。你赞同吗?
学生讨论:不赞同。精卫虽然渺小,但她敢于和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不死不休;精卫从不放弃,是一个英雄。
(2)发现英雄神话共性。
话题探讨:联系曾经读过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你觉得这些神话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学生讨论:主人公都充满了斗志;明明知道很困难,却永不放弃,斗争到底。
教师小结:精卫、夸父、后羿、大禹、刑天……这些神话人物,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精神,叫“抗争”。精卫与大海抗争,夸父与太阳抗争,大禹与洪水抗争,刑天与天帝抗争。这些神话人物都很有英雄气概,有着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敢于同自然力和权威作斗争的精神。我们把这类神话叫做“英雄神话”。
2.横向对比,发现结构异同。
(1)结合单元编排内容,开展比较阅读: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另外一篇上古神话《盘古开天地》,我们一起去读一读、比一比,看看这两个故事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讨论:精卫鸟不断与大海抗争,属于英雄神话;盘古创造了世界,属于创世神话。
(2)引导发现神话创作背景:创世神话主要反映古人对世界形成和人类起源的探索,英雄神话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敢于同自然力和权威作斗争的精神。古人就是通过神话故事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以及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愿望。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通过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故事类型具有各自的结构特色,寄寓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在触摸和感受着中华先祖的精神力量与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