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全句是:“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敏:聪明。好:喜好。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近义词:学而不厌、勤奋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
孔文子,名圉(yǔ),是卫国的大夫。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卫国国君赐予他“文子”的称号,后人称他为“孔文子”。
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而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孔子提倡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学习态度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因为敏而好学的态度加上坚持不懈的恒心,他在学校获奖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