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趣味儿歌开讲法。
教师可根据绘画对象的特征,编成形象的儿歌,其顺序是绘画过程的步骤。幼儿绘画思维的特点是动态的,在作画过程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也不断的用语言、动作补充画面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教幼儿画猫时,他们会情不自禁的学猫叫、猫走路等;男孩画战斗场面时,会不停的模仿枪炮声。因此,幼儿的边说边画,也符合他们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儿歌说完了,画的主要内容也完成了。如:画小鸟时利用儿歌“太阳圆又圆画一个圆形当头;月牙弯又弯在圆形后边画半圆形做身体;太阳长嘴又长眼在圆上添画眼睛和尖嘴;月牙拿把小蒲扇在身体后画三角形做尾巴。
2、谜语导入开讲法。
教师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在孩子们猜到谜底成功的喜悦心情下,巧妙的随机引导他们进行愉快的绘画。例如:教师说谜语幼儿猜“有只盒子方又长,中间玻璃亮堂堂,唱歌跳舞又演戏,天下大事盒中装。”孩子们猜出是电视机后,教师随机说:“对,今天就请小朋友画电视机。”然后示范讲解,带领孩子们一起作画,并鼓励幼儿画出电视画面的不同内容。
3、活动纸偶开讲法。
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直观教具,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用硬纸片做成各个关节也能活动的人形纸偶。分出正面和侧面两种,涂上鲜艳的色彩,幼儿人手一件。教师首先设疑,激发幼儿操作纸偶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鼓励启发他们去解决问题,促进和发展幼儿的感、知觉,使其较快的理解和掌握人体动态的各种变化,为学习人物画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幼儿画人物侧面跑的动作。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跑步时都有哪些姿势?然后启发幼儿去实践、操作活动纸偶,并将观察到的不同姿势分别画在纸上。
4、变幻开讲法。
幼儿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好奇心强。在教学中,要求幼儿闭上眼睛,然后教师迅速画出一只小兔或一只小老鼠等,原来空白的黑板上突然出现一个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形象,安静的教室便会一下沸腾起来。越是不让看,孩子们越是好奇,越要偷偷看,这很自然地促进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画的吗?然后,再将范画一笔一画地按次序画出来给幼儿看。
5、猜谜开讲法。
教师先画出一种东西的基本形状,不画细节部分,让孩子们猜猜老师要画什么,通过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幼儿概括事物的能力和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细小变化。例如:先画一个圆形,让孩子们发展思维,说说这个圆形像什么?他们会说:像苹果、饼干、萝卜、太阳、西瓜等等,此时应肯定他们的想法,再让他们猜一猜教师要画什么。孩子们说画苹果,你却画上两只眼睛,他们又说老师要画小朋友,你却画上动物的胡子和嘴巴,再加上几根胡子,孩子们又会大叫老师要画一只猫,而老师又画上两只长耳朵,“是小白兔,是小白兔。”幼儿的情绪立刻达到高潮。这时老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然后开始教幼儿作画,这样幼儿的绘画积极性会很高。
6、添画补充开讲法。
教师首先把基本形状画出来,然后和幼儿一起将剩余部分添画补充完整。幼儿喜欢模仿,在和老师相互补充画面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临摹能力。例如:教师出示一张画了半边身体的小朋友,启发幼儿添画出另半边身体;教师可以先画好圆圆的头,长方形的身体请幼儿添画五官和四肢。或教师请幼儿对应添画,教师画左耳请幼儿画右耳,依次将剩余部分补充完整;另外还可以在绘画过程中故意画错或漏画,让幼儿去改正。上面的孩子补充添画,下面的孩子来讲评,这样孩子的绘画兴趣大大提高。
7、想像夸张开讲法。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漫画中夸张的手法,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扩散思维能力。教师通过绘画游戏,让3至4名幼儿随意在黑板上画,然后由其他幼儿说说像什么,再由他们来添画成他们所说的物体,这就要求他们动脑筋进行夸张性的添画。这种形式可画在黑板上,也可以让幼儿画在纸上,让他们创造想像来完成这幅作品。
8、故事开讲法。
幼儿最爱听故事,故事中那些丰富多彩,形象鲜明的动物或人物深深吸引了他们,并产生了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有选择地讲童话故事民间传说,寓言等等,使他们产生创作欲望,把语言转化为图画。讲故事宜短不宜长,要突出形态、动作、场所、色彩等特征,使幼儿能把握最有意义的部分(也就是那些要描画的部分)。在教学中,可以课上讲故事,也可以课前讲故事,上课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然后启发诱导幼儿画出故事中情节突出的部分;还可以采用续画故事结尾的形式,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请幼儿续编并画出故事的结尾。例如:“猫医生过河”,教师讲完故事的前段后引入课题,猫医生最后是怎样过河呢?请幼儿把猫医生过河的方法画出来。幼儿学绘画重在启发幼儿绘画兴趣。
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仅画技要精,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一节绘画课的开始部分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才能体现出绘画教学中的“施教之巧,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