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见江南
洪嘉鹿
青石板上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是谁用若即若离的一笔,将回忆埋葬在烟雨江南里。
题记
雨丝飘扬,曾经温暖金黄的光晕已被拭去,触着青石板略带粗糙的桥面,行着,彷徨着,遇见这一抹江南。
江南如诗。
多少文人墨客曾在此驻足,即使这一小方土地随处可寻,但雨落风起,池花漾开之时,在朦胧烟雨中绽放的,莫过于清水芙蓉。虽说只是一池荷花,但勾勒描绘又何少几片闲情?抬看是山,低眉是水,走进这一纸画卷,只得一声“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了。连迁客骚人的悲,也顺着花的低语,落入水中去了。
江南如画。
还记得那一身蓑衣,风雨吟啸的不羁游子,虽是“同行皆狼狈”,只有他浑然不觉,竹杖芒鞋便任却平生。不巧,回去他便大病一场,却识得了志趣似同的医者,这潇洒放荡的东坡,又踏上了蕲水清泉寺的路途。这般豁达而坚韧,似一句“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豪迈,又如“潇潇暮雨”中子规的声声鸣啼,久久不绝。在铜陵的小路上,烟雨江南如画,而东坡正在微笑。
江南如歌。
一路走下去,黛瓦白墙的清丽让人流连,细碎砖瓦间却蓄满了伤痕。岁月静好,但时光飞梭。拂过清晨湿润的古城,带着惺松的朦胧,一声鸟鸣划破天际。红日东升徐缓而厚重,一点一点沐浴于阳光的小镇,就像历史抚过一样。我听见了远处的歌声,从历史深处传来,如泣如诉,也如诗如画。
雨露滴答落下,敲击着历经沧桑的青石板,也叩问着我的心房:这一小方水土是否会随历史打磨而渐渐逝去?这古老的美还能有多少时间绽出光华,照耀大地?
下一次遇见的,是东坡一如既往的笑,是池花习以为常的情,还是所谓烟雨,所谓江南?
篇二:遇见那物那景那人
曹睿诗
和煦的东风拂过,空气中氤氲着春的暖意,每至此时,我都会在河边散步,抑或是折下一根柳枝,抑或是眺望远处江景,抑或是手执一本书卷,每每恍惚,我总以为自己已是翻山越岭,挣脱亘古的锁链,时光的蹉跎,来到那繁华似锦的年代,去寻那千古风流人物的足迹。
望月怀古独徘徊
他,似是已经陪伴我们许多年,但我们却从未见过他,我们对他的诗早已熟稔于心,我们对他的事迹早已铭记于心,我们似乎总能捕捉到他那飘然若仙、恣意洒脱的背影,但却无法知晓他内心真正的伤痛。
半生凄苦,只因他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只有那泪、那景才能解他心中烦虑。
李太白,你好似那空中飞舞的蝶,无拘无束。
风流怀古一人独酌
他,为宋词点亮了一盏灯,升华了词的精妙,数次贬谪,使他不得不执笔直抒自己的豪情壮志,他的豪放,豁达使得多少男儿热血沸腾,他的柔情痴迷,又使得多少女子动容。
悠悠的历史,一路上他悠悠的走来,时光难聚,一世沧桑,他一饮而尽,只待月解,他有“不知天上宫阙”的痴醉,更有“鬓微霜,又何防”的热血拼搏。
苏东坡,你重拾笔香墨痕,教会我们拼搏,充满信念的勇往直前,教会我们在失落中离别,在离别中淡然。
伤情怀古思红尘
每每读至他的诗,我的泪便消然流下,他被人奉为一代神明,却又思念红尘,他的才华举世难见,他的情意憾动天地,小桥初见,那举止间的娇羞,那红顔青涩间的美好,皆使人感觉伊人已在身侧。
即便他可望而不可即,可他终究是凡人,看不透那红尘,无数夜晚间,翻来覆去,青灯古佛下,一夜长情。
花开花落,潮起潮退,我仿佛在那遥远的彼岸,那绝美的瞬间,遇见那物那景那人。
篇三:遇见乡土,我不再匆匆
钟佳雯
乡土,遇见你,我不再匆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与你之间无数次的插肩而过,只在瞬间,因为遇见,命运的罗盘将为你我倒置。
清晨,天刚破晓,一切都崭新地如一个新生的婴儿,那般稚嫩,那般无暇,我坐上归乡的列车,开启新的旅途。
故乡,一个既远而近的称呼。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故土,身边的事物都透露一丝不真实,恍然如梦,我自打出生就生活在城市之中,那里的繁华喧嚣仿佛在这一刻得到平息。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麦穗和收田的乡农们,水田边有收稻谷的机器,可他们似乎并不打算用,不停地弯腰蹲下,使他们极度的劳累而我们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忙。因为奶奶与他们是旧识,我才得以与他们说几句话,他们的乡音中带浓浓的淳朴,脸上的神情是那样的简单,直接,不似城市人们脸庞上的冷漠。看着他们的由心的笑容。当夺目的夕阳再次挥洒在这片土地时,我眼里和心里便满是故乡的身影。
世界太快,而他们也并非停懈不前。村庄里开始了建设工程,由于山路不平,水泥路还未完全普及。工程也是时快时慢。若是以前,我一定会希望工程越快越好,这样乡农们就会越来越好,而现在。我站在村头回首,却希望乡土保留这份朴实无华,近年来,打工潮不断各个乡县吗,年轻人和村里能干事儿的人都出去找活干,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望着生机渐弱的村庄,凉意袭来,一直吹来。
那些打工在外的人,回家过年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父母送儿远去的身影又蕴含了多少的不舍与悲凉。路灯的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这样远行就不再孤单,可仍思念长随。
我恳求时光能慢一些再慢一些,我希翼着岁月能否不要轻易的抹去乡土的容颜!让我还有机会为他驻足,让我还有时间为他停留。
乡土,遇见你,我自此不再匆匆!
篇四:遇见竹林
孙子焜
正值夏日,漫步于郊外,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急想找一隐蔽之处纳凉,山道转弯耳边飒飒之声不绝于耳,增添了几分凉爽,又伴几片苍翠绿叶飘落,原来已行至竹林。
竹子们十分坚挺,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仍保持着翠绿的颜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脑中浮现出文天祥的身影。他身为南宋文臣,面对元朝的屡次威逼劝降,却丝毫不动摇对宋朝的一片忠诚与爱国之情。在零丁洋最后的时光中,他将心中的悲愤凝结成《过零丁洋》一诗中,他的灵魂就如竹一样,坚韧而挺拔。
行于竹林之中,忽现一女子身影与竹子交相辉映,极具婉约,柔美之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是宋朝“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月有阴晴圆缺,面对丈夫的离世,国家的灭亡,李清照心中充满悲伤,含泪写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又凭着与竹一样柔韧而又坚不可摧的个性,和惊为天人的才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流芳百世。
行走竹林中,一阵微风轻拂面颊,耳边传来洒脱不羁的声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是诗仙李白,凭傲世的才华,他得到唐室皇家的赏识。可天性热爱自由,喜欢游山玩水,饮酒作诗,自是厌弃充满污浊的官场生活。他竟让高力士替其脱靴,杨贵妃替其捧砚,不惜得罪达官权贵。“清辉映竹日,翠色明月松。”喝着酒过着竹子一样无拘无束,清高自洁,明月清风的洒脱日子。
耳边飒飒之声不绝于耳,不知不觉间,即将要走出竹林,竹林之遊收获颇多,我遇见了竹林,遇见了文天祥、李清照、李白等文人志士,能与其跨时空的对话,荣幸之至!
遇见竹林,遇见那竹魂,亦然。
篇五:遇见自由
余思睿
“我要还俗”……
在举行丘比戒大典时,这口无遮拦的话无情地打破了庄重的气氛,撕破了寂寥的长空。在五世班禅和众位德高望重的教僧面前,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荒谬的要求。他的目光坚定,心无一丝涟漪,终于,在世人面前,他提出了自己内心最渴望的要求。这一刻,世界仿佛静止了,整个雪域都在倾听他的心跳。
这句最真挚的话迅速向整个雪域蔓延开来。
他的思绪回到了十六岁那年。她在台上,他在台下,15岁之间与他一同放牛的那个少女此时就在舞台上望着他,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有一股暖流直通心底冰封的那一层,他好像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人生。此后,当他失去“达赖活佛”的桂冠,对他曾经顶礼膜拜的士兵拿着冷冰冰的武器将他运往那风沙弥漫的青海时,在他的眼前,浮现的又是那道温入人心的目光。
在每天众人的顶礼膜拜中,为何没有一人愿意怜悯地施舍他一把可以遇见自由的笑容,一个直通心底的温暖?而答案我不知道。
从那以后,他在用他自己的方法来寻求那个能够遇见自由之路。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他。大街上每天都在流传着他的做法,“达赖活佛”跪地还俗,以浪人的方法游走在街上,以佛门技巧写情歌,终于,教僧们一起上奏,去除了他的“达赖活佛”。这一刻,他的内心平静了,他的心只为自己跳动,他的人生也由自己去探寻。
在去青海的路上,他离去了,没有知道他的踪迹,但是我知道,他遇见了自由,他打开了那一把自由的门,他有着自己的一颗豪放不羁、不受牵制,追求于爱自由的心。
他是仓央嘉措,他普通的和白纸没什么区别,但在一个婆娑世界,他以自己的方式遇见了内心的自由。在无色的生命里又增添了不同的色彩,愿你也能为自己生命增添一抹不同的色彩,遇见与追求自己内心不一样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