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朋友们在群里聊天,一位移民到瑞典的妈妈分享了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件小事,对大家的触动很大。
宁宁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不喜欢陌生人,经常有朋友热情地去逗他玩,他总是一脸怒色。1岁多进了幼儿园,所有小孩子都参加的活劳动,宁宁也总是站在一边不参加。
有一年幼儿园搞活动,大班的小孩子在台上表演,小班的孩子就坐在台下第一排看节目。一位老师过来跟宁宁打招呼,问他要不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第一排,宁宁表示了拒绝,扭头抱住了爸爸的脖子背对着老师。宁宁妈妈有点尴尬,对老师解释说孩子有点害羞,老师一点都没有不高兴,还是对宁宁充满喜爱的说“good good,it's ok”。
宁宁妈妈觉得宁宁不加入,就好像显得很不合群,很内向。虽然老师并不在意。
我跟很多妈妈想法一样,都认为内向的孩子不需要去强迫他外向。
有时候孩子就是想自己玩,那何必要强迫他去找小朋友玩呢?他自己玩就能得到快乐和满足感,这就很好了。
快乐做自己,有什么不对的?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有的孩子就是比较慢热,不必非得逼着孩子外向,让孩子受欢迎。
父母要做的是鼓励引导,而不是要改变孩子的性格。
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备受推崇的今天,内向慢慢变成一个贬义词。如果有人说:“你真内向”,言语里就自带着一股同情、怜悯甚至责备的意味,仿佛内向性格的人并不受欢迎。
很多人觉得内向就是性格差,其实只是需要从外界获取的能量不一样而已。在现代社会,外向性格的人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于是内向就被人当成是劣势。
很多父母一次次把孩子往人堆里塞,眼巴巴希望孩子能变得外向点。
很可惜,常年的恨铁不成钢,并没有一毛钱的效果,反而会让内向的孩子痛苦自责,从小就产生自卑心理。
其实内向和胆怯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跟其他人玩,而是期待集体活动,但害怕和别人交流,不自信,这样的孩子才需要父母的帮助去改变。
01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性格哪有好坏之分,只是与生俱来的不同罢了。
不管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个性特征。
内向与害羞,孤僻,自闭不同,更与疾病无关。甚至内向性格的人,往往都蕴藏着巨大能量。
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可是爱因斯坦很晚才学会说话,一直到7岁时他依然是个沉默寡言,不太愿意说话的孩子。
《爱因斯坦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他内心沉静,绝不墨守成规,思考不受外界影响,想象力的驱策使他能够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是个怪人,一个可敬的叛逆者。”
多年以后,当人们问他为何能在1905年提出那么多改变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他谦虚地回答道:“并不是我很聪明,我只是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而已。”
孤独和安静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内向者会关注内在、反躬自省、把内在的敏感磨砺成对世界的洞察力。
作为成人,你要学会的是教给孩子怎样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
你对孩子身体和情绪所发出的信号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够帮助他们处理好自己的个性。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更多价值。
02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内向?
你可以先确认孩子平时是不是有这些表现:
在一个活动开始之后,不会第一时间参与进去,而是先要在旁边仔细地看一看、听一听;
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喜欢在房间里独处;
有人提问不会急着回答,而是全面思考问题后才说话;
有强烈的个人空间感;
不喜欢别人坐得太近,也不喜欢别人不敲门就进他的房间;
轻易不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和别人相处愉快,或者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会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表现,别急,这不是社交技能方面的问题,只是你的孩子性格内向而已。
03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正视和欣赏自己的性格,而不是总是企图去打压他们,改变他们。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接纳孩子的内向,不要一味强迫他们改变
你怎么这么内向呢?
你怎么就是不爱说话呢?
你怎么就不能像别人一样活泼点呢?
你为什么要自己呆着,起来嗨。
……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尤其是拿内向孩子和外向孩子比。错误的评价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甚至怀疑自己有病。
为了取悦大人,他们可能会尽力想要融入人群,尽力让自己看起来开朗活泼。但是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心很累。
因此,不管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我们都应该接纳,不要让你的偏见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2、为孩子安排个人时间
我们经常会带着孩子参加婚礼聚会之类的活动。有的孩子满场飞,从头嗨到尾。有的孩子开始还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烦躁不安,开始发脾气,想离开,整得大人很没脸。
这就是内向孩子和外向孩子的区别。
性格内向的孩子很需要爸妈的帮助来学习: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形式休息。
因此大人一定要善于察言观色,懂得为孩子安排个人时间,让他们恢复精力。
当你发现孩子情绪不对劲的时候,提醒他:
我们出去待会吧,这里有点吵。
我们到那里去待会,那里没人,你肯定喜欢。
你先单独和小猫玩一会,待会我们再回去也来得及。
走,我们出去透透气。
让孩子暂时离开人群一会儿,恢复精力后他们又能变得开心起来。
3、为孩子提供私人空间
有一个小女孩,每次妈妈把她从幼儿园接回来的时候都不喜欢说话。按照一般人的思维一定会想:
这孩子是不是被老师骂了?
是不是被同学虐了?
其实什么事都没发生,小女孩的妈妈很了解女儿的性格。她不强迫,不追问。
每次回家后就让小姑娘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安静地呆一会儿,给她一本书看,或者让她自己选择喜欢听的音乐,不打扰她。过了一阵子后,小姑娘就开始滔滔不绝。
所以你看,给孩子提供个人空间就等于帮他们恢复精力。
不用总是担心一个人呆着很孤单,非得打扰孩子,没话尬聊,生怕冷场,这样只会让内向的孩子更闹心。
4、允许孩子有思考的时间
在大人眼里,内向的孩子做啥都慢,说话慢,做事慢。不管什么活动从来不会积极参与。
比如老师问:小朋友,谁知道这个图画里都有什么小动物吗?
刷!一堆小孩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知道,有熊猫。
有大象。
……
可是那个内向的孩子迟迟没有把手举起来。
大人一般会说,别人举手你也举手啊,怎么那么不积极。孩子响应了大人的号召,虽然举手了,可当时让他回答问题,他还是回答不上来。
是内向的孩子笨吗?当然不是。
性格内向的孩子之所以总被人误解为慢吞吞,是因为他们需要思考的时间,给头脑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好比看画的时候,他们不会看到一个小动物就说一个,而是要先进行全面观察和思考。
所以如果你当时非逼问他们,他们就会觉得特别不安。
对待这种情况你可以提醒他们,现在想不出来,没关系,过一会你有想法了再告诉我。这不是昨天的那个问题吗?看起来你真的认真想过了,很棒哦。
其实很简单,理解,鼓励,再加一点点时间,就能让内向的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对于内向的孩子,真心希望各位爸妈能多点理解,少点误解,用最给力的方法,教会他们发挥潜能,创造价值,孩子最终会长成属于自己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