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的意思: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近义词:不劳而获、饱食终日
反义词:克勤克俭
尸位素餐的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个叫朱云的人,他身高八尺,容貌壮伟,年轻时喜欢结交侠客,沾染了很多侠客的风气。到四十岁的时候,朱云一改节操,开始学习《周易》与《论语》,因此学识变得很渊博,世人都很崇敬他。
当时,汉元帝有一个宠臣叫五鹿充宗,是学习《梁丘易》的,祖父汉宣帝在位时就赞赏梁丘氏的《易经》解说,元帝也很喜好其解说,但也很想知道这家易学与其他几家有什么区别,就让五鹿充宗与《易经》学各家辩论。因为五鹿充宗地位尊崇,又能言善辩,儒生纷纷借口有病,避免与之交锋。此时,有人推荐了朱云,元帝召朱云入宫辩论。朱云本来长得一表人才,上堂以后,从容不迫,声音洪亮,让五鹿充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众儒评价这次辩论说:“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岳,本义是指高大的山。岳岳,语带双关,既指鹿角高耸,又指五鹿充宗为人位尊气盛。五鹿充宗那高高的鹿角,让朱云给折断了。从此朱云担任了博士,又被任命为杜陵县令。
朱云做官以后,耿直的性格依旧,他对朝中那些身居高位而又昏庸无能、无所作为的人甚为不满,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
后来汉元帝去世,太子继位成了汉成帝以后,对自己从前的老师张禹很尊崇,位居三公。朱云因此上书求见成帝,皇帝召见他时,当时公卿大臣都在。朱云说:“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孔子说过目光短浅的人不可以辅佐国君,因为他们担心失去利禄,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的。臣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宝剑,我要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告诫其他人。”(原文为“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
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
成帝勃然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公然侮辱我的老师,罪当死不能赦免!”
御史拖朱云下殿,朱云死死攀住殿前栏杆不走,结果把栏杆都拉断了。
朱云大喊道:“我能到地下和关龙逄(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
(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交游,已经心满意足了!只是不知道国家前途会怎么样?”
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
汉成帝也意识到朱云虽狂言无礼,但直言相谏,说出了一些实情,怒气消解,然后才饶了朱云。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直臣。”
这就是成语“尸位素餐”的出处故事。而尸位、素餐原本是分开的。“尸位”,是指古代祭祀时代表被祭祀的鬼神 、祖先等。来源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的“太康尸位”。在古代祭祀的时候,是由活人装扮的,代表鬼神或者祖先,坐在某个位子上接受祭拜,不需要做任何动作,这个人就是“尸”,实际上就好像我们现在的神像一样。这部作品讲的是太康处在尊位而不理政事,喜好安乐最后被灭国的故事。
素,意为“空”“白”,素餐就是不劳而食、无功受禄的意思。“素餐”出于《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而在《汉书·朱云传》中把“尸位”和“素餐”两者合成为一句成语:尸位素餐,是形容居高位而不做事的人,也可说“素餐尸位”,或者“尸禄素餐”、“素餐尸禄”。
举例
大部分人都有惰性,尤其是拥有“铁饭碗”的人,如果工作中再没有压力,尸位素餐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新一届政府雷厉风行,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政府工作人员尸位素餐的工作作风,因为尸位素餐也是一种腐败,是腐败就必须剔除。
生命面前,别再尸位素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