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诗和远方”的高晓松老师曾在《奇葩大会》首次公开提到与原生家庭的矛盾对自己的影响。
母胎solo、代代相传、原生无罪……成为自带流量的网络名词,你需要,你应该了解,而这份书单也许能标注关于你的原生记忆。
1
《超越原生家庭》
978-7-111-58733-0
推荐理由:原生家庭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其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整个世界观,都由原生家庭的环境所塑造。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摆脱过去原生家庭遗留的问题,从而在新家庭中过得更加幸福快乐,让下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长。
关于作者:罗纳德•理查森
从事婚姻问题咨询和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20年。曾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岸咨询中心”执行主任和培训主任、“太平洋沿岸家庭疗法培训协会”成员。现任“美国婚姻与家庭心理治疗协会”临床心理治疗师和督导,也是“美国牧师咨询协会”执业医师。
2
《不成熟的父母》
978-7-111-56382-2
推荐理由:为了取悦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会严重扭曲。这种伤害并不会止于童年,而是会延续到成年之后:他们可能会缺乏自信,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和父母类似的人结婚,对下一代的教养也在无意识重复父母的模式。
关于作者:琳赛·吉布森
心理学博士,美国资深临床心理学家,20多年来专门研究和解决不成熟父母问题,为拥有不成熟父母的成年人提供心理治疗,对不成熟父母的破坏性本质和长远影响有深刻洞察。
3
《母爱的羁绊》
978-7-111-51310-0
推荐理由:《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进家庭关系系统的路径,让我们获得觉察,尤其是觉察母女关系模式造成的伤害。但觉察不是容易的事。读这本书,需要准备接受挑战。例如,母女关系相当复杂,其中有冲突,有矛盾,有奥妙的情感,有曲折的情绪,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有表达和隐藏的怨恨,不是一个“爱”字可以概括的。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但这并不是一本控诉的书,而是一本让人了解真实,经历医治,获得成长的书。
关于作者:卡瑞尔·麦克布莱德
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已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是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麦克布莱德博士还在创伤、性虐待、家庭暴力、离婚、重组家庭、婚姻和家庭治疗方面拥有广泛经验,专长EMDR创伤治疗以及涉及焦虑、忧郁与人生转折的个体适应治疗。
4
《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
978-7-111-60897-4
推荐理由:还记得你的童年吗?或多或少,每个人都记得点点滴滴的童年往事。《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会帮助你意识到童年时那些“没有发生”的事、那些你“不记得”的事,向你展现未发生之事的后果:掌控你生命的无形之力。为父母提供有效方法,终结代际恶性循环,抚育出情感成熟的孩子;为咨询师提供有效工具,帮助存在童年情感忽视问题的来访者。
关于作者:乔尼丝·韦布博士
童年情感忽视领域开创者,临床心理学博士。临床执业近30年,曾在三个大型诊所出任主任。目前在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开设私人诊所,专门治疗个人、夫妻和家庭的情感忽视问题。
5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978-7-111-60913-1
推荐理由:童年遭遇就像套在心里的枷锁,让我总以为自己不如他人、不值得被爱,我该怎样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与迷茫?面对伤害过我的父母,我既愤怒又恐惧,已经成年的我该如何与他们相处?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真的会毁掉我的一生吗?事实上,每个人天生都有自我愈合和重新成长的能力。这些力量将会推动你走出“永恒的受害者”模式,重新找回内心的智慧与韧性。你有权利,也有能力,改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关于作者:朵拉陈
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方向:精神健康),美国加州执业心理咨询师,临床咨询时数超过4200小时。专注于成长创伤、情绪管理以及个人成长等临床心理话题,曾在知乎、三联生活周刊、KnowYourself等平台开设亲密关系、原生家庭、情绪管理等热门大众心理课程/讲座。“从成长到长成,怎样与父母更好地相处”“教你直面成长创伤中的自卑感”等有关原生家庭的课程和文章曾引爆互联网各大社区。
6
《我想和你好好的:给年轻人的亲密关系成长课》
978-7-111-60915-5
推荐理由:
你们明明相爱,又为何总是争吵不断?
你认真投入每一段感情,为何最后受伤的却总是你?
你们渴望亲密,却为何相对无言?
本书在汲取发展心理学、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咨询经验和理论研究,深入剖析了亲密关系各阶段可能出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让读者在亲密关系中建构新的思维方式,即从理性中看到关系的真相,从关系中看到真实的自己,学会接纳并尊重自己的欲望、幻想和创伤。
关于作者:白福宝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约咨询师。从事心理学研究、教学与实践工作十多年,长期开设“婚前心理辅导”“变态心理学”“精神分析疗法”“团体心理辅导”等课程,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并撰写了大量心理健康与咨询方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