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工作的父母,可能都忙于事业,会疏忽对于孩子的照顾,要是家里老人不在身边,孩子该怎么办呢?可能只能送到托儿所了,但是很多报道都说孩子2岁大,这么早送入托儿所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好,但也有人说去托儿所早一点学习知识更有益于孩子适应幼儿园,自己也能轻松很多,那到底好不好呢?
孩子2岁左右,很多家长开始考虑让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先送进托班。有些家长实在是因为平时工作太过繁忙,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或是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只能将孩子早早送进幼儿园减轻负担。还有的家长则是觉得让孩子先进幼儿园有助于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己也能轻松很多。
那孩子两岁多就送到托班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先分享我身边几个真实的例子。
轩轩刚刚2岁,爸爸妈妈就为他找好了幼儿园,周围同龄宝宝的父母都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早让宝宝去幼儿园,对此,爸爸妈妈的解释是早点让宝宝入园,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容易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但轩轩进幼儿园没多久,家长发现不仅没有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反而倒退了。比如轩轩很早就学会小便自理,但进幼儿园后,每次周末,都要尿湿好几条裤子。去幼儿园查看才发现,老师为了图方便,给每个宝宝都兜上了纸尿裤,看着习惯越来越差的轩轩,爸爸妈妈只好放弃了让他上托班。
乐乐户口对口的是一所重点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让乐乐顺利在小学就读,乐乐妈妈早早的帮乐乐在托班报了名。因为户口对口的幼儿园与他们家不在一处,为了照顾乐乐,爸爸妈妈特意在幼儿园旁边租了房子。但入园第一天,乐乐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大哭不止。没几天,乐乐突发高烧,好不容易在家养好身体,一进幼儿园,因为交替感染,又生病。几次之后,乐乐的身体越来越差,动不动就生病,打针。最后家长只好让她待在家。
类似轩轩、乐乐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小朋友在2岁进入托班时都有严重的不适现象,尤其男孩子,更容易出现各种状况。
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正面的例子,有些心智发展较成熟、自理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期后,慢慢适应下来,在吃饭、睡觉等方面确实比没进入托班学习的孩子做的更好。
不过整体来说,我不主张不足3岁的孩子去上托班,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适合。
生理上,多数2岁左右的宝宝自理能力还不够,吃饭、睡觉、大小便等各方面都是问题,2岁左右的宝宝,语言能力相对也较差,如果宝宝这些方面都不能自理,话又说不清楚,去了幼儿园以后会很受罪的。
幼儿园一般都是3个老师,即使一个班只有10个孩子,每个老师也要看3个孩子,有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如果宝宝尿裤子或睡觉起床后,老师很难即使发现和更换,宝宝就特别容易受凉生病。
心理上,2岁的宝宝正是自我构建的关键时期。出生时,宝宝都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2岁时,他们刚刚认识到妈妈和自己是不同的个体,正处于自我的构建形成中,但这个时候的宝宝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依然粘着妈妈,不乐意分享玩具,与周围的小朋友也没有互动。
一直要等到宝宝3岁后,自我构建完成,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与同龄人交往的渴望,他们更愿意离开妈妈,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体生活。如果这个不让小朋友进幼儿园,又会养成他们孤僻的性格,这就是国家希望3岁以上的小朋友能足岁就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原因。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上托班还是上幼儿园,孩子都将面临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焦虑”,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让他上托班。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饭吃的很好,不要人哄就能安静入睡,入睡时、起床后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会告诉老师,可以考虑让孩子去托班。如果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够,那么还是等孩子再大一点,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强一点了再进幼儿园。
如果家里确实没人看孩子,爸爸妈妈自己要工作,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或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提前把孩子送入托班是无奈自举,那也无可厚非。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好,父母上班时,家中有人照看孩子,最好不要送孩子到托班。
有些家长送孩子入托班是为了孩子养成好习惯,或是希望孩子能提早系统的学一些知识,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送孩子上幼儿园,完全没有必要。
孩子在托班中是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知识的,并且对于2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对学习完全没有概念,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都尚未发育好。而幼儿园老师主要的任务也是带领孩子们玩。所以不要指望宝宝能在托儿所或者幼儿园中学到多少实际的知识,并且在孩子儿童期就是应该让他们尽情地玩耍,享受玩耍中的乐趣。
最后是如果家长自己本身就非常焦虑,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伤、被人欺负、饿肚子、生病等等的话,那么建议家长缓一缓再将孩子送进幼儿园。例如家长每天去接孩子时,一见到孩子就非常紧张地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又看又摸,深怕孩子哪里不舒服,哪里吃亏了。这就对孩子传达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且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强化,孩子自己对上幼儿园也会焦虑起来。这种情况更不建议家长把宝宝送入幼儿园托班。